第两千八百七十六章 报到和汇报

地下图书馆的设计非常独到,采光系统利用了天井结构和水族箱的幕墙玻璃,在白天采光十分充足,且光线柔和。

看着巨大的锦鲤在水池里边游动,大嫂不由得夸道:“这些鱼也太漂亮了。”

“雪珊你又增加了些锦鲤这里边有十来条不是以前的老鱼啊,还全都是精品。”

冯雪珊坐了下来:“你不觉得这十来条锦鲤有点面熟”

“面熟”周至坐在沙发上,对着水族池里的锦鲤看了一阵,直到一条大正三色在靠近玻璃的地方侧转了一下方才反应过来:“咦这是武侯祠的那些”

“嗯。”冯雪珊笑道:“这里都还认得出来。是有点厉害。”

“那这十几条锦鲤可是真精贵了。”周至说道:“岛国人对三国文化痴迷得很,特意在武侯祠建了个池子,送了一批国宝级锦鲤给武侯祠养着,怎么给搬到这里来了”

“就是因为太精贵了,所以武侯祠有些养不起了。”冯雪珊笑道:“夏天藻类容易爆发,对循环过滤要求很高,电费和耗材费武侯祠那边吃不消了,因此把池子的循环给停了。”

“停了循环的结果就是爆藻,对鱼的影响很大,所以武侯祠那边就把鱼换成了皮实的本地鱼,把这十来条岛国品种送到我们这里来寄养,说是等天气凉快以后,再捞回原池里去。”

“人家有省政府帮着打招呼,还说整个蜀都市目前只有我们这里有最适合的池子,还答应负责出人工,我想着事情不大,就同意了,也没有告诉你。”

“嗯,也算是给市政做点小贡献了。”周至点头:“不过武侯祠连这点经费都要抠,也实在是有点小气.......”

“也不算一点经费了,你这池子一个月的维持和保养费用也得一万多,武侯祠那个池子更大,要按照岛国人养锦鲤的标准,费用怕是会更高。”

“养这一池子鱼,一个月要一万多块”大嫂真的震惊了,她隐约从杨和和冯雪珊这里听说过周至很有钱,但对周至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小时候跟着杨和来家里山边田里到处乱跑,钓鱼虾赶鸡逗狗那调皮模样,却压根没想到这

么夸张。

周至就对着冯雪珊悄悄瞪了一眼,意思是你跟大嫂说这些干嘛。

冯雪珊却瞪了回来,还挺了挺肚子以示威胁,然后还换上了大嫂的胳膊:“这才只是一个池子,整个民宿的运营更花钱,所以这里的房间费用会比五星级的锦江宾馆还要贵,像我们一会住的那种家庭套间,一天就得三千,还

需要提前预约呢。”

“那要不我们还是搬回去吧”大嫂很明显有点支应不过来这样的场面,心虚。

“雪珊就是这里的经理,民宿改造的事情也是她操持起来的。”周至有点明白冯雪珊要这套妯娌兵法的目的是啥了,笑着宽慰道:“嫂子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都问她就对了,这里本来就是为客人服务的地方,你本来也是我们尊贵

的客人,也属于服务对象,怕啥”

“可别可别,我算什么服务对象。”大嫂连连摆手:“三千一晚上,我也住不起啊。”

“那是对外人才这样。”冯雪珊说道:“只要我们不惊扰到其他客人,别的就和在自己家里一样就行了。”

周至说道:“雪珊一会儿你们开两套房,伯父伯母上来也好住。”

“嗯,我爸妈开个标间就行了。不用太麻烦了。”冯雪珊说道。

她现在对周至挺感激的了,之前没有考虑好两家人上来以后在一个屋檐底下共处的事情,家庭习惯不同凑到一起,引起矛盾的情况也多。

现在这样就最好了,谁都不需要多操心就避免了矛盾的契机,等到两家再次需要凑一起的时候,她已经可以有精力调和了。

“那你们先坐会儿,我把东西送厨房去,顺便交代下把伙食搞清淡一点。”

“我也去吧,东西搬上这坡也挺麻烦的。”大嫂说道。

“不用。”麦小苗递给大嫂一杯苦荞茶:“他走车库电梯,不麻烦的。大嫂我们去看房间。”

岁华轩的三层是一个中心大厅加四个套房的格局,住在这里的客人难免就会出现相互在较为隐私的场景下碰面的情况,因此周至一般不会随便安排这一层对外,一般都是比较熟悉的客人才会住到这一层来。

这一层是高地,四面风景都不错,不过对着鱼池那边的那套同时还对着以前的汽修厂,现在的驾校,周至也不挑剔,目前选了那套。

冯雪珊最后还是依了周至的,选了对着江溪那边的两套,算是安顿下来了。

看着冯雪珊的状态还比较稳定,还有精力打着电话敲着笔记本继续办公,周至下午又和麦小苗跑了一趟蜀大,算是“新生报道”。

博士报到需要硕士学位证书,档案,录取通知书,身份证等东西,这些东西除了身份证,如学位证书和录取通知,本来就一直放在老师哥的办公室,原件老师哥压根就没有给周至,那意思好像是还怕周至跑了的架势,为此还

亲自打电话给老妈口头通知,学位证书和博士录取通知都给硬扣了下来。

现在周至只需要将身份证交出来,老师哥把它交给秘书,入学的事情就不劳周至操心了。

大家都忙,老师哥更关心的是因为周至的博士课题而一起新增加的五个综合性课题的筹备工作。

周至也要一一进行汇报。

最简单的是近代声韵学成果校勘,近现代的声韵学已经引入了西方对于声韵学研究的比较科学和先进的工具,因此新现代学人的声韵学研究成果就比较规范,成体系,且逻辑清晰。

而且很多学人本身就比较注意方言研究和对比,因此他们对于声韵的拟构本来就借鉴了他们所了解的一些方言,也就是说,虽然不如周至现在收集整理得如此全面,但从工具和方法上来看其实是很相近的,移植到系统当中进

行验证和比较,勘校出问题,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这个小组已经开始投入工作,而且成果都开始陆续出来了。

小组开始对王力,罗常培,赵元任,张世禄的学术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

其中最让师爷爷惋惜的就是这些人都不在了,王力和赵元任走了十年,几位里边最近的一位张世禄也是九一年走的。

要是这项目能够早开启十年就好了,几位大师的学术可以由他们自己来进行验证,绝对会创造出一个声韵学研究的小高峰,带出一大批学术过硬的人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