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书法

第二天,夜幕降临前。

城东木院门口。

贾玝连同司徒俊六人,已经是在门口早早侯着了。

等了半个多时辰,从黄昏到黑夜,这时候李祁山终于从西边坐着马车回来。

下了马车,只是扫了一眼七人,李祁山沉声道:“以后不用来这么早了,戌时来就可。”

顿了顿,李祁山走进木院前道:“都进来吧!”

面露恭色,贾玝等七人道:“谢先生。”

走入木院大厅,李祁山坐在太师椅上,拨着下人送来的热茶,抿了几大口后。

看着面前规规矩矩的贾玝七人,李祁山眼珠动了动,面露几分饶有兴趣的笑容,出言问道:“你们应该都知道老夫被称为七绝怪才,儒道释法、书画、天文地理共七绝,你们正好又有七人,你们不若一人择一绝而学,如何?”

愣了下,贾玝心中有点郁闷和忐忑。

七人对七绝,倒是不怕不够分,但最愿意学的肯定是儒啊。

“怎么都不说话啊?”将七人表情收归眼底,李祁山板着脸问道。

“凭先生安排。”踌躇了下,司徒俊率先回道。

“小家伙,你呢?”深意看了下司徒俊,李祁山突然问起了贾玝这个年龄最小的。

“小子听先生的。”唬了下,贾玝随即一脸正色回道。

扫了一眼七人,李祁山朗声道:“既然都没异议,老夫就说了。

司徒俊,芙蓉诗会中,文章以你为最,以后一个月里你和老夫学习儒法。”

被李祁山点到学儒,司徒俊眼帘中喜色划过,面上依旧不失礼节和温润道:“是。”

同样听到李祁山的决定,贾玝六人则是心中有些失望起来。

与其他五人不同,深吸口气,贾玝很快就恢复了心境的平稳,心中有了新的打算。

“贾五郎。”微微侧目,李祁山对着贾玝道。

“在。”规规矩矩的,贾玝应道。

看着贾玝这个七人中唯一的孩童,也是自己最关心的,李祁山沉声道:“老夫听闻你在国子监里白日很是勤奋好学,在书法上也是有点风流之态,以后一个月里,你就和老夫学书法吧。”

“谢先生,学生一定勤奋苦学。”心中隐约松了口气,已经真正算是半个李祁山学生,贾玝面露正色和坚毅道。

点了点头,李祁山貌似颇为满意,继而又对着其他五人说出每人要学的。

说完后,李祁山起身,目光如炬问道:“你们可知道刚才老夫为什么要说一个月么?”

被李祁山目光盯着,贾玝明白李祁山是让自己先回答,快速思索后,出言回道:“先生可是要用一月考量我们?”

点了点头,看起来才六十三四的李祁山面色沉稳,眼神锐利的扫过七人道:“老夫已经七十有余了,平日里多在外面跋山涉水,身体算不得坏,也称不上好,估计没几年好活了。”

顿了顿,不等贾玝七人回话,李祁山接着道:“老夫一生教过的人不少,但真正入我门的弟子不过十四。

现这十四人中,已有三人不在,所以老夫决定在你们七人中收三人为入室弟子,也算是补了十四之数。”

眼帘露出惊喜之色,贾玝又露出凝重之色,扫了一眼四周其余六人。

在贾玝不禁看了眼其他六人的时候,司徒俊等六人也是相互环顾了下,显然已经意识到了相互已经算是竞争对手了。

利益冲突往往会导致关系破裂。

对这一点心知肚明,因此贾玝也没指望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所有人都会是和和气气的。

不过,贾玝还是多看了一眼司徒俊,随后一脸平静的保持着规矩。

六人里,贾玝最不愿意的就是和司徒俊关系破裂。

一来贾玝已经与司徒俊建立了一些交情;二来司徒俊乃是广业堂学首,学识能耐不俗,潜力大。

“从今天开始,按照你们的年龄来算,第一天晚上来年龄最大的,第二天次之……循环一个月后,我会告诉你们,哪三个人我会收在门下。”打量着众人,李祁山缓缓道。

“是。”面面相觑,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但贾玝七人也不反对什么。

…………

一个多时辰过去。

从木院大门走出,各有所得的七人面色平淡。

顿了顿,怀里揣着一本儒学小扎的司徒俊率先道:“诸位,一个月后见。”

“一个月后见。”颔首下,非国子监的李东辉几人也是道。

“再会。”

………………

回到国子监,四人分别后。

贾玝就是回到了自己国子监的住处,断影小居。

断影断影,断绝前世的影子。

过去无法改变,活在这个时代的贾玝,能让自己做的就是活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

深吸口气,在书桌边,贾玝摊开自己得自李祁山的书贴……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映入贾玝眼前的是李祁山书写的庄子的《逍遥游》内容。

“真是好字啊!”眼睛睁得大大的,贴近仔细观察和揣摩着李祁山的笔锋、点画、结构、墨法、章法等等,久久,贾玝不禁轻声叹道。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历朝历代都有书法大家。

东晋王羲之,封号“书圣“,其书法平和自然而又奇逸豪放,是承前启后的书法名家。

唐代欧阳询,书法受王羲之影响,而又吸收了北朝碑刻和其他唐代书法家的长处,形成了“险劲“而“平稳“的书法风格。

唐代齐名的颜真卿、柳公权,前者书法刚健有力,气势雄伟,富于创新;后者书法风格清瘦、秀丽。

…………

在贾玝眼中,李祁山的书法是别于柳公权之清瘦,而带有颜真卿之刚健色彩;别于书圣王羲之之奇逸豪放,而带有欧阳询险劲色彩。

又是细细揣摩一段时间后,贾玝心中浮起了一个词评价:“正奇结合!”

学书法的,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贾玝以前学过七年多,在这个世界也是练了半年多,但自知火候还是不够。

贾玝现在所练的书法,主要是学习苏轼和祝枝山的。

丰富多变,随心所欲,不拘一格。

贾玝能做到书法丰富多变,却没办法做到收放自如、工整沉稳。

要知道祝枝山书法最大特色是看似狂,其实十分工整沉稳,有极强的韵味和节奏感。

而苏轼的字,是既有天真烂漫的韵调,又有饱满强劲的丰腴之态。

贾玝已经能模仿二人书法之貌,却难尽得其髓。

贾玝也明白这是自身经验不足,此外他毕竟不是祝枝山,也不是苏轼,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样。

所以平日里,贾玝一向尽力多搜集其他书法名家作品,注重汲取其他书法名家所长。

从而争取早日脱苏、祝二人书法对自身的拘束,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成风格。

今日得李祁山书贴,揣摩一月再加上能有几日得李祁山亲自指点,贾玝想来自己会有所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