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胎息Ⅱ
世传《胎息铭》中,也有幻真先生写的一篇,只说“三十六咽,一咽为先。吐惟细细,纳惟绵绵,坐卧亦尔,行立坦然。”从这些话来看,仍似服气功法,并非胎息方术。唯有中黄真人的铭文,贯彻了达摩的用意:
天门常开,地户须闭。息息绵绵,勿令暂忘私。吸至于根,呼至于蒂。子谓之神,母谓之气。如鸡抱卵,似鱼在水。结就圣胎,自然蝉蜕。”这段文字,体现出“神气相注”的宗旨,近人借禅家的说法,便是“心息相依”。《水火真经》有云:“欲从心起,息从心定。心息相依,息调心静。”功夫是将调心入定与调息相结合,其间没有任何主观上的强制行动。张景和《胎息诀》说:“真玄真牝,自呼自吸。引以为戒春治鱼,如百虫蛰。浩气融融,灵风习习,不浊不清,非口非鼻。无去无来,无出无入,返本还原,是真胎息。”讲得最为深刻。在众多道教丹经中,大部分将胎息放在丹功修习的较高阶段来讲,如《性命圭旨》和《阖辟证道仙经》讲胎息,都放在涵养本源的筑基功夫后面“蛰藏气穴”、“凝神入窍”阶段来叙述,因此说得深奥,比较原则:“胎息之根,呼吸之祖。胎者,藏神之府;息者,化胎之源。胎因息生,息因胎住。”“胎息妙凝之时,入无积聚,出无分散,体相虚空,泯然入定。”“本体共存,神与气合,紧紧不离。是名外炼,而不失去胎息。”明初张三丰《玄机直讲》,对修习胎息的方法,在丹经中是讲得最切实而明白的一种,而且在讲入手功夫时,就引入了胎息的攀登步骤,特别可贵:“每日先静一时,待身心都安定了,气息都和平了,始将双目微闭,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之间,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息。斯时也,于此念中活活泼泼,于彼气中悠悠扬扬。呼之至上,上不冲心;吸之至下,下不冲肾。一阖一辟,一来一往,行之一七、二七,自然渐渐两嗵火蒸,丹田气暖,息不用调而自调,气不用炼而自炼。气息既和,自然于上下不出不入,无来无去,是为胎息。是为神息,是为真槖籥,真鼎炉,是为归根复命,是为玄牝之门、天地之根。”表明胎息的前段,是息调心静的“正息”;待丹田有热气凝聚的感觉之后,自然会有不出不入的胎息状态出现。这些话,就把胎息的修炼过程正确地阐述清楚,可以看出完全与闭气、服气是两码事。笔者的体会是,胎息状态是不能主观追求的,越是主观追求,就越是达一到,反会离开更远。在修习丹功过程中,经过调身、调息、调心所谓“三调”阶段,心神静定下来,接着便看重在调整呼吸、澄清杂念方面下功夫。当呼吸达到静细之后,可以不去管它,但系心于丹田的止念要求,必须一直贯彻下去。胎息的关键,从根本上说还在“止念”这种努力上。当心地十分澄清之时,会忽然感到知觉渐渐泯灭,自我意识下沉到一种坐忘红尘世界的地步。这时,并不觉得自己身体的存在,而暂时生活在虚幻的环境中。尽管出现此种感觉,也许时间非常短暂,但已觉得不需要再呼吸了。尽管气息出入已相当轻微,此时却忽然中断了。明知没有呼吸的自我运动,却不感到气闷、气短,相反却飘飘然,十分舒适。我认为,这种状态,就是胎息的状态。如果一旦冐出任何杂念,则此态便不复存在。因此,胎息是一种客观表现,并非主观追求的结果。这上点特别重要,因此在先贤的进行教导之下加以补充,千万不可人为助长。附言胎息状态,在刚刚入门修习丹功时,不可能出现,因此不必刻意追求。追求是有害无益的,须相信“功到自然成”。进入胎息状态的基础,是要有一定程度的成就,例如身心大定,丹田觉暖,**满口等等,特别是杂念的减少,是出现胎息的前提。如果没有达到这些进步程度,胎息状态一般不会出现,所以也不必去企求。如果在丹田部位有了特殊的感觉,这种感觉因而异,不一定雷同;此时便有了出现胎息的条件。主观感受确像丹田部位可以呼吸一样。这样,口鼻的呼吸功能,似乎被代替了。一旦出现胎息现象,表明丹功修习有了较大的进步,可以向更高层次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