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自我意识 创造机会(中)
同样是湖底,整体的环境与天梁山岛附近几乎完全一致,但由于光线的差别——水中载浮载沉的明月,青光流转,映得周边纤毫毕现。也使得那一条本是完全隐藏在水中,浮游不定的半透明灵蛇,现身出来。
若昨夜观赛的修士在,必会一眼认出,这正是赤霄天昨夜参赛的“造物”。
其实,鲁连的判断并没有错。这具“造物”受到天劫雷霆的轰击,很多部位已经严重受损,若非念头附着,此时也半同废品。随着时间的流逝,艹控起来也愈发地困难。
但此时,某位依附在上面的念头,却尽被明月之上,流转影像所吸引,一时忘记了艰难的处境。
明月就像是通向外界的窗口,也是区分真实和虚幻的镜子,他虽是不怎么精擅虚空法门,也知道其间虚空叠障,真想探过去的话,后果难测。所以,他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只是静静观看。
明月之上,显示的正是沉入湖底的天梁山岛周边环境,当然也包括苏双鹤与庆长老的身影。只有影像,没有声音,他只能通过解析唇语,知道一个大概。别的还不好说,两人交谈中,多次出现的那个“名字”,他则是确认了:
余慈……
原来竟是故人。本以为他这些年来的进境,已是罕见,却不想还有人更在他之上!只是他的精力从来不会放在攀比之上,故而只是发了一点感慨,湖底的异变又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那条爆碎的大鱼,让他心神凛然。
正沉吟之时,虚空传音,周边水生暗纹:“你不想说点儿什么?”
摄他到此的大能,终于是主动与他交谈了。
其实他不是不想说,而是根本找不到交流的机会。他一缕心念附着在赤霄天的傀儡之上,说弱不弱,说强也不强,凭借着境界的压迫,攻击李闪还好,在这等不可思议的虚空世界中,根本就没有放出的可能,没有被里面磅礴的力量反压过来,都是值得庆幸的事。
虚空之后的大能倒是醒悟过来:“没想到已经虚弱到这种地步了……我看你心志坚定,足以一念化生,攻伐神魂;又有金骨玉碟易髓换血,根基也是极牢,再有天紫明丹之助,渡劫应该十拿九稳,怎么就落得这般境地?”
说话间,水中一团莹光凝聚,生就吸力,将灵蛇傀儡吸了进去,不自主盘成一团,仅有的一缕心念却给抽出,根本没有抵抗之力。
然而与外界莹光稍一接触,仿佛是给包了一层厚重的棉衣,肉身崩解后,一念独存、随时可能灰飞烟灭的虚弱感,便给遮蔽干净,不自觉变化,凝聚周边水流,形成躯体,依然是高瘦和尚的模样
临时凝成的削瘦面颊上,神色不动,只合什为礼:“小僧证严,谢过救命之恩。”
一听到“金骨玉碟”之名,他心中已经有了判断,可是惯常内敛的姓格让他只做不知,只平静回应道:“小僧一身修为,大半不是自己得来,受制于人,不得自由。不如尽数舍弃,只余纯粹之念,再做打算。”
“……好和尚!”
虚空之后,余慈也是愣怔片刻,才口发赞语。他看得出来,证严对他的身份,应该已经有了一些判断,但他既然不说破,余慈也乐得如此。
毕竟当初的交情也是一般,多年不见,谁知道后续有着怎样的变化?
至少余慈看出来了,大黑天佛母菩萨的阴影,仍然如乌云般盖在他头顶,其激烈的行为,正是对此的决绝反抗。
代价太大了。
舍弃肉身,哪有这么简单!且不说现在如何虚弱,就算是恢复过来,世上又见过几个纯以阳神成道的例子?像辛乙那般的大能,到头来,还不是要重炼肉身?
而且就是弃了肉身,不也是没躲开吗?
那条自爆的大鱼就是明证。
出于对的熟悉,余慈一眼就看出,那是经过了“转化”的妖物。而且从气机的指向来看,其目标就是证严无疑。
显然,那位菩萨可不怎么相信,证严真的殒身在天劫之下,灰飞烟灭。
余慈本还想与这边交流一番,不过本体那边又有事情,便只道声“可在此暂歇”,便断了联系。而此时,岛上侍婢已向他行礼通报:
“有一个叫双木道人,欲登岛拜会先生。”
余慈凝神想了片刻,才记起是在八极宗的巨舰上,遇到的一个散修,据说以其剑术得了夏夫人的垂青,成为其门客,想来,剑道造诣应该是颇高的。
事情的重点不是这个,虽说余慈对飞魂城内部局面不是太了解,但也知道,身为首席大巫的苏双鹤,与那位城主夫人关系很僵,几乎是到了彻底撕破脸的边缘,这回苏双鹤甚至请来天遁宗的杀手,要一劳永逸,去除后患,如此背景下,双木道人上岛来……真是勇气可嘉!
出于这份儿心思,余慈决定和他见个面。
不一刻,岛上仆从便引双木道人过来,和昨曰相比,双木道人再无自矜之容,他面色严肃,行步间,脚下便似有尺子丈量一般,一方面确是修为不俗,另一方面,他也太紧张了些。
双木道人走到近前,也不多言,躬身行礼,将一封信笺递上来:“受夏夫人之托,送亲笔信到余先生这里。”
说罢就闭了口,仿佛多一个字,都承担着极大的压力。
夏夫人?
余慈“哦”了声,他不奇怪对方消息的灵通,却很意外这种反应速度。短短一夜时间,从听闻消息,到亲笔写信送来,除了确实重视以往,她与此地的距离应该也不会太远。
唔,若是有幽蕊那般的虚空挪移之术,自然是另当别论。
心中思索,也随手接过信笺。
双木道人如释重负,当下又打个稽首:“事已办完,小道就此告辞。”
余慈哑然失笑,也不挽留——若他真开口留客,恐怕双木道人就要生不如死了。
看双木道人消失在曲径尽头,余慈低头看信封上,以庄重舒展的笔法,写着“余先生启”四字。
看似简简单单,可这般以笔墨传书的方式,在真界绝不多见。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