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范阳卢

第504章范阳卢

幽州城很大。

汉魏之时,河北的中心是在邺城一带,不过到了隋唐时,幽州逐渐成为北方重镇。

“幽州有哪些门阀世家?”

“很多,魏晋以来,幽州外的范阳卢氏、上谷侯氏、博陵崔氏等都是数百年门阀,尤其是范阳卢氏,其家族子弟多在幽州做官任职,虽说我皇唐开国以来,卢氏在朝中不多,但在幽州占据着绝对的实权,之前不论是前隋李景、薛世雄、罗艺在幽州,还是本朝李瑗、王君廓、李玄道等在幽,都对卢氏十分尊重,早年间甚至有不知皇帝而只知卢氏的。”

幽州城中,

突地稽次子李谨言陪武怀玉站在幽州城头,很认真的介绍着。

他与勇悍敢战的大哥咄瞒不同,李谨言原来叫勿吉,却是个天生跛脚的残疾,甚至有点面目狰狞,连突地稽都嫌弃这次子,尤其他生母还是个高句丽人,当年高句丽人为了控制他们部落,强行塞了个高句丽女子过来。

不过勿吉虽天残脚,长的也难看,小时候还‘不小心’摔进火里,把本就难看的脸又烧毁了半边,但从小被嫌弃的他却也长大了,变的有些孤僻,不合群,唯好读书,被兄弟们嘲笑。

武怀玉收了突地稽幼子做义子后,突地稽把最勇猛的嫡长子改名李谨诺,让他带着妻妾儿女全家搬去长安。

怀义送行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个李老二的不同一般。

后来他特意召他聊了一番,发现这老二很聪明,突地稽是个老狐狸,但真要论智谋可能还不及他这儿子,可惜他们以前没人正眼瞧他。

武怀玉给老二赐名谨言。

四十出头的李谨言对幽州情况很熟,可谓了如指掌,对武怀玉也是知无不言。

“武公,毫不夸张的说,卢氏早成为幽州地方的土皇帝,范阳卢氏对幽州地区的安定、平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武公想在幽州有所作为,绝对绕不开他们。”

“真有这么厉害?”

“相比起魏晋南北朝时代,如今的卢氏确实大不如从前,南北朝末期,幽州多次发生叛乱,在北周和隋这两朝,对幽州的军事控制不断加强,范阳卢氏对幽州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都减弱了许多,可瘦死的骆驼毕竟比马大!”

怀玉微笑着听老二介绍。

“到如今,天下安定,其实卢氏影响力再次降低了,说到底,他们已经是老旧的势力,关陇门阀才是新兴势力,两支势力在幽州免不得龙争虎斗,新旧交替自然是要争夺利益,但关陇门阀加上一些山东军功新贵,联手对老旧的关东士族发起攻击,攻守之势早已发生变化。

隋季之时,山东河北的农民起义最是猛烈,范阳卢氏等旧士族也是被镇压、摧残最厉害的,正如当年侯景之乱,彻底把王谢这等江南士族摧残一样。”

幽州地近边塞,是所谓的戎马之乡,长期以来,地广人稀。两汉以来,都在幽州地区大力屯田,

经过隋末之乱,如今的幽州都督府下八州之地,地方很大,人口很少,而且其中胡人不少,也有许多是胡汉混血,这里的情况跟中原内地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蕃胡、世家,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李谨言对武怀玉提出建议,“要想治理好幽州,关键还是得加强军备,增加兵马,这样才能从根子上镇慑住卢氏等世家地头蛇,以及那些内附的桀骜蕃胡等,而且只要兵强马壮,才能守住边塞,防止突厥、奚契、高句丽等进犯,才能有安稳的日子,否则一切休提。”

“要屯兵镇戍,则关键在于钱粮,尤其是粮,我建议得加强屯田,如今幽州地广人稀,可复耕屯种的土地很多,我初步估计,这里至少可以军屯二百屯,”

武怀玉算了下,一屯五千亩,那就是一百万亩。亩收一石,也是百万石军粮。

有粮不仅能养兵备战,也可以养马强军。

“增兵、屯田,然后开商。”李谨言指着城外北方,“幽州地近边塞,向来胡商云集,南来北往的商人极为活跃,突厥、奚、契、霫、靺鞨、室韦、高句丽,甚至是新罗、百济等商人都争来此贸易,只要开市招商,放开贸易,这里面的利极高,

各方珍货、土产,市易获利极高,还能征收税利,”

这里虽然远离中原核心的关中地区,但正因如此,朝廷就越发需要加强控制,否则鞭长莫及,一旦起争乱,这里最易割据叛乱。

在整个河北来说,幽州对比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冀州一带,幽州显得相对贫瘠、地广人稀。

隋大业中统计,当时冀州的清河郡,一郡就有三十万户人口,平均每县都超过两万户,信都、魏郡等都是十几万户。

而涿郡才八万户,上谷郡才三万多户,渔阳郡三千多户,北平郡两千多户。

幽州对于中原来说,是北方重要的门户,尤其是通往辽西辽东的唯一通道,兵家必争之地。

而他偏偏在地理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使的他的地位在不断的提高,必然成为北方边塞的军事政治的中心。

而其地位越高,朝廷投入的力量也会越大,也必然进一步打压到地方势力。

旧门阀世家的衰弱,也同样促使新的贵族豪门诞生。

隋朝大运河修通,直通幽州,这进一步提升了幽州的地位,也加强了中原对幽州的控制力,削弱了地方豪强世族。

李家内附中原三十余年,从辽西到幽州,也是亲眼见证了中原朝廷如过江猛龙的强势,更看到了范阳卢氏等这些旧阀,这些年是怎么迅速衰弱的。虽说如今他们又开始抬头,但总的来说,他们不及从前了。

当然,他还是劝武怀玉在面对他们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

“听说武公在长安时,与范阳郡公卢承庆关系不错?”

“还行,”

“有这层关系在,武公可以多跟卢氏走动一下,我建议武公可以找个媒人,跟范阳卢氏联姻结亲,武公可以上门向卢氏纳个旁支或是庶女做媵妾,也可以为自己儿女跟卢家订亲,”

对这个提议武怀玉只是笑了笑。

这时代的人很喜欢用联姻的方式,或者说就算到了后世,这也是豪门之间最常手的手段。

简单却很实用。

其实武怀玉这几年也没少干这样的事,他跟樊玄符算是特殊,但后来跟丘家跟云家,甚至朔方的唐家韩家以及段家等,其实都是政治联姻,包括跟皇家。

他笑了笑,“只怕范阳卢氏也未必看的上我。”

李谨言也笑了笑,毫不掩饰的道,“要说早些年,哪怕早个二十年,就算武公这般身份地位和才华,范阳可能还真瞧不上,他们以前是出了名的保守,尤其是大宗嫡系,联姻只在五姓七家之间,不过如今嘛,不比从前了。

从北周灭北齐开始,再经隋朝,再经隋末的民变、乱战,范阳卢也无法再那般超然的高高在上了,实不相瞒,我阿耶这么个内附蕃胡,早些年可都纳了卢氏女为妾,那个时候河北动荡,卢氏也朝不保夕,我阿耶手下几千部落兵马,兵强马壮,卢氏也要主动拉拢我们,把自家女子送出来了。”

“后来我阿兄也纳了个卢氏旁支女为妾。”

当然,彼一时,此一时,现在突地稽家族想再跟范阳卢氏联姻,人家又瞧不上了。

“你可知我阿耶为何那么喜欢小十三?皆因他生母便是范阳卢氏。”

当年范阳卢氏在隋末动荡中为自保,也是不得不连突地稽这样的靺鞨内附酋长都要嫁女拉拢,对于窦建德、罗艺、高开道等等这些人,自然也都是曾低过头的。

当然,这也不妨碍他们现在又慢慢变的高傲起来。

门阀世家其实最怕乱世动荡,因为那是没规则可讲的时候,他们最喜欢的还是那种兴盛之世,他们占据的资源多,玩规则一般人玩不过他们。

武怀玉家以前当然不值一提,但如今他做过宰相,是天子宠臣,赐号帝心,自然他家也就成了太原武氏的显支,哪怕太原武氏也无法跟五姓七家相比,但是卢氏现在也不是兴盛之时,武怀玉来幽州做都督,加上之前武怀玉跟卢承庆关系也还可以,武怀玉真要是上门提亲,不管是为自己讨个妾,还是为儿女订个亲,范阳卢氏都是会愿意接受的。

“这事不急。”怀玉摆摆手。

上门去求,就失去主动了,虽说李谨言也说的明白,要想在幽州大展拳脚,必须得到范阳卢氏的全力支持,否则会很麻烦,但武怀玉仍然不急。

站在幽州城上,武怀玉越看越喜欢这座大城。

幽州也叫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周长三十二里,内有子城。这是一座南北略长、东西略窄的大城,都督府所在的子城,并不是被外城包围,而是位于城之西南隅,依傍幽州城西、城南垣而建。

外城八门,另有两门开在城北的幽州市。

子城四门,南门西门也是外城门,东门北门则通幽州外城。

幽州城也是里坊制,总共二十八坊。

手抚城垛,俯视蓟城,怀玉豪情万丈,“就从这蓟城开始吧!”

“禀报都督,卢承业拜见。”一身皮甲的安禄山上城禀报。

“莫非卢承庆兄弟?”怀玉问。

李谨言点头,“卢承庆五弟,今年二十八,一直在家中读书未仕,据说准备考进士,娶妻荥阳郑氏女,郑氏祖父是魏光州刺史郑景山,其父隋鄂州司仓郑伯爱。”

“这个卢承业书读的如何?”

“极有才名,武德、贞观天子数度征召他出仕,他都辞官不受,既有才名,也有贤名,在幽州极有才望,虽才将近而立,可在卢氏家族中威望很高。”

范阳卢氏主要房支有北祖房、南祖房和帝师房,其中北祖房四支,皆是北魏平东将军、固安侯卢度世四子后裔。

而帝师房也是源出北祖房,因北魏太常卿卢靖的三个儿子,分别担任了魏、齐、周三国帝师,家族因此号称帝师房,也分四房。

承承庆卢承业兄弟出自北祖四房中的大房,祖上是卢度世的长子秘书监卢渊,也称阳乌房。

除了这几大定着房外,卢氏还有不少房支,有些经过这些年的衰弱,甚至已经沦为普通百姓了。

但在幽州,只要你姓卢,那都非同一般。

卢承业虽未入仕,可在幽州城一直都是很有身份地位的,不管谁来主政,都得先去拜访一下,偏偏武怀玉来了幽州也有段时间了,还一个幽州世家豪强都没去拜访过。

如今卢承业倒是主动先来拜访了。

“范阳卢氏自卢植以后,以儒学传家,家学以‘三礼’为特色,范家好学雅文,着作宏富,留下大批诗文着作,其家族成就主要集中在儒学、书画、文学和史学四个方面,卢承业这四方面都非常了得。”

李谨言建议武怀玉接见卢承业,还得给予足够尊敬。

“估计幽州无数人都在看着这次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