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初到知否

大宋,汴京。

李天看着眼前的皇宫自言自语了一句。

此时李天正站在文德殿外等候皇帝的召见呢。

说实话,相比于古代他还是更加喜欢现代,不过既然来了那也没办法。

这一次系统给他安排的身份是一个西北边关守将,从五品的游击将军,就他这个品级而且还是个边关守将,在这个重文轻武的大宋,按理来说是见不到皇帝的。

系统把他送到大宋来,总不能是看宋朝太弱了经常被周边欺负,让他来帮姓赵的守国门来的吧?

开玩笑...

所以系统又给他安排了一场天大的功劳,直接就让他被宋仁宗赵祯召回汴京受封领赏来了。

什么功劳?

当然是大败西夏了。

西夏兴兵十万来犯对外号称三十万大军,结果被他这个小小游击将军以区区五千人27打的落花流入,歼敌两万俘虏五以上。

这特么简直是大宋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胜。

不封个公爵都说不过去。

“不是,他都等了半个时辰了,怎么还不召他进殿?”

等了半天李天等的都快烦了。

文德殿。

此时已是垂垂老朽的赵祯红光满面的高坐在龙椅上,俯视着殿下的群臣,“诸位,咱们的大功臣已经在殿外侯着了,到底怎么封赏今天必须得拿出个章程来了。”

说实话,到现在宋仁宗还有点恍如梦中的感觉。

感觉这一切太不真实了。

想想看这些年对西夏的战争...

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全部以大宋战败告终,前前后后加起来损兵折将十数万。

最后没办法之下在庆历四年也就是公元1044年签订了协议:

李元昊答应取消帝号,而由宋朝册封为夏国主,大宋每年赐予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另有其他岁时赏赐,合计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茶三万斤...

史称庆历和议。

说的好听是西夏称臣了,但傻子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大宋花钱买平安。

就这,西夏还时不时的要来边境掠夺一番呢。

所以,这一次听说西夏兴兵十万来犯,大宋朝野震惊,然后就开始讨论应对方案,结果还没等他们讨论出个应对方案呢。

李天的捷报就来了。

歼敌两万俘虏五万...

一开始,上到皇帝下到文武百官都不相信,都觉得这份捷报是假的,直到那五万俘虏被押解进京之后,众人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然后就是普天同庆。

再然后就开始发愁了。

这么大的功劳该怎么封赏呢?

闻言,下面的群臣却一片沉默。

因为李天的封赏问题,赵祯跟这些大臣们讨论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从俘虏被押解进京的那天起就已经开始讨论了。

直到现在,李天人都已经来了。

还没讨论出个结果。

主要是功劳太大,而且李天又是武将,这帮子文臣们向来都瞧不起那些不知礼数的武夫,自然不想给他太高的封赏。

但功劳毕竟摆在这里,又不得不赏。

于是乎干脆不吭声。

见此,赵祯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了,这帮混账玩意,让你们商量怎么封赏你们不吭声,朕亲自来定你们又特么不同意。

这帮文官打的什么注意宋仁宗心里一清二楚。

一开始他说封公。

文官反对。

然后仁宗退了一步说封侯。

文官们还是不肯答应。

好,你们不答应,那朕让你们说到底该怎么封赏,结果你们又不吭声。

这明摆着是让他这个皇帝自己一点点的把封赏降低,最后降低到一个文官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那这帮文官就答应了。

可文官满意了武将怎么办?

这么大的功劳如果就封个伯爵岂不是让天下武将寒心吗?

以后谁还给他们赵家卖命?

指着这帮子只会耍嘴皮子的文官吗?

你们当朕是泥捏的啊?

好吧,赵祯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要是以往,他肯定是拧不过这帮子文臣的,肯定会再次降低对李天爵位上的封赏,最多也就是在钱财上多给李天一点补偿也就是了。

但这一次宋仁宗不打算向文臣们妥协。

众所周知赵祯膝下无子。

这段时间因为立储的事情,这帮子文臣把赵祯给气的够呛,所以赵祯要利用这件事报复一下这帮子文臣们。

于是见没人说话,赵祯给荣国公使了个眼色。

见此,荣国公出列道,“启禀陛下,此次西北大捷可谓前所未有大胜,李将军打出了我大宋的赫赫威风,臣以为可封公爵。”

“不妥。”

荣国公话音未落,首辅韩章就站出来反对道,“击退来犯之敌本就是武将的职责所在,虽然这一战打的漂亮,但爵不可轻授,臣以为最多可封伯爵。”

“臣觉得韩大相公言之有理。”

“臣附议。”

“臣附议...”

哗啦啦,韩章话音一落,下面的文官立马跪倒一大片纷纷附议。

这一幕不禁让赵祯想起了几天前群臣逼他立储的画面。

码的,这帮子文臣动不动就跪一地跟他玩逼宫这一套。

“传旨...”

赵祯干脆也不问了,直接下旨道,“李天大破西夏有功,封定远侯,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官升三级,赐定远侯爵府一座。”

说完,赵祯直接大袖一挥退朝了。

根本就不给这帮子文官反对的机会。

眼看着一众大臣三三两两的从文德殿走出来。

李天都无语了。

不是,赵祯叫他来受封领赏。

结果他在文德殿外等了一个来时辰,现在都特么散朝了,也没叫他进去是几个意思?

李天甚至都开始琢磨要不要直接回边关,领着自己的部下起兵造反算了。

反正这大宋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而就这这时,一名太监疾步走到李天面前,“李将军,陛下有请。”

李天扯了扯嘴角,总算是想起他来了。

“有劳公公带路了。”

一路无话。

很快,在太监的带领下李天就来到了勤政殿。

“臣,李天...”

“爱卿无须多礼,来人,赐座。”

不等李天行礼,赵祯起身扶住了李天,好吧,李天也就是装模作样的做做样子而已,他又不是古代人对所谓的皇帝也没多少恭敬的心思。

入座后。

赵祯突然问道,“以你的功劳封公都够了,朕却只给了你一个侯爵,爱卿是否觉得委屈呀?”

这话问的。

李天肯定是不满意的。

但也没办法当着皇帝的面说不是?

只能昧着良心道,“为大宋为陛下效命乃臣的本分,何来的委屈之谈?”

“呵小滑头...”

当了几十年的皇帝,宋仁宗如何听不出来李天的敷衍之意,笑着摇了摇头,刚想说些什么。

突然一个太监来禀,“启禀陛下,韩章求见。”

闻言,赵祯的老脸顿时一黑,“让他候着。”

“砰~”

太监退出去后,赵祯一拍桌子,气愤道,“这帮老匹夫,整天逼着朕早日过继宗室子以立储,难道就不知道为朕想想?”

堂堂皇帝。

自己的亲生儿子却统统夭折。

眼睁睁的要把皇位拱手让与外人。

他心里能痛快才怪。

本来心里就有怨气,结果这帮子文臣不仅不为他着想还整天逼着他早日过继宗室子弟以安国本,这就让宋仁宗心里的怨气更大了。

“你说说,朕的家务事何时轮到这些外人来置喙?”

这话换个人也不敢回答。

其实赵祯也就是心里有气抱怨一句,也没指望着李天敢回答他这个问题。

然而他却没想到。

李天还真敢回答。

只听李天淡淡地说道,“让这些文官闭嘴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