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武德殿的君臣

“下次请陛下去骊山避暑,王公公也一定要来。”

张阳说完这才走入殿中,王公公心中感慨,宫里的太监地位是最低下的。

离开宫里,在外面更是被人看不起。

此刻面对张阳心中多了一些别样的感受,这种被人尊敬的感觉很是久违。

走入武德殿,顿时感到一阵阴冷。

李世民手中正拿着一卷书,张阳稍稍一礼,“陛下,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带到。”

闻言,李世民点了点头,“张阳,你这个生门死门的题目要如何解?”

“陛下问这个做什么?”

“朕观此题,隐含深意,有时候我们面对选择,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对是错,更不知道这个决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而给予建议的人就像是门前的守卫,他们的话语是对是错,这让朕想起来当年。”

当年面对李建成也是同样的抉择,在玄武门伏击的这个决定上同样有着巨大的风险。

一旦失败,李世民要面对的又是另外一副景象。

张阳下意识看了看身后的松赞干布,这陛下是故意摆出一副深沉的模样吗?

连语调都高了几分。

要说中原周边的大国,突厥被打得元气大伤,十年内不可再起复,能够和大唐掰手腕的也只有吐蕃了。

吐蕃的土地大,但人口少,现在松赞干布也败了。

作为对手,也是天可汗手下败将,陛下是故意要显摆?

“能解否?”

听到陛下再次问来,张阳朗声道:“臣也不知道此题该如何解,不过当年老师教给我之时说过,此题的答桉有很多种,说不定过些天臣就能想明白了。”

李世民放下手中书卷,“好,朕等着那一天。”

见天可汗的目光看来,松赞干布用吐蕃礼仪行礼,“天可汗!”

李世民颔首道:“松赞干布,当初禄东赞与外交院确实有矛盾,可你也不该发动战争。”

松赞干布重新抬起头,“身系吐蕃重任,以及众多子民之心意,身为赞普并不是独断的。”

他将这次战争的缘由说到身不由己。

李世民目光盯着这个与张阳年纪相彷的人,这般年轻的竟是吐蕃的君王。

这样的年轻人只要不行差踏错,将来一定还有更大的成就。

李世民突然笑了。

这笑声很怪异。

“朕一直以来秉持与诸国共存交好的心意,希望将来吐蕃和大唐也能一直和睦相处。”

站在一旁,张阳心头阵阵无奈,和睦相处倒不见得,西域的天山和吐蕃以西的雪山对中原来说都是很好的屏障。

拿下这个屏障是必然的,也是抵御正在崛起的西方最好的屏障。

对内中原以西可以再无战事,对外也能抵挡一个个不断地崛起的西方古国。

这是影响后世数千年的利益,山就在那里它永远不会动,这是老天给中原的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那是世界的屋嵴,也是中原最牢靠的屏障。

说什么都要将其收入版图中。

接下来的对话,天可汗与松赞干布嘘寒问暖。

天可汗说着当年平定中原不容易,说着当年北征突厥的豪迈。

而松赞干布说着他自己对中原的仰慕之情。

天可汗与吐蕃赞普相谈愉快是一件好事。

还说到了现在大食和波斯的局势。

大食确实一直都在扩张,而且大食最有权势的四大哈里,也就是大将的意思,算是大食的领头人穆罕默德的接班人。

战事一直延续到了欧洲,现在的大食正处在巅峰期。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唐确实和大食有过一仗。

而那一仗结果影响中原,更影响了整片欧亚大陆。

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心里想着如果那时候大唐没有停下征伐的脚步,说不定王仙芝已经打到了欧州。

可是接下来的谈话越听越不对劲。

直到陛下说要和松赞干布兄弟相称,张阳一声叹息。

叹息声并不大,在安静的太极殿中很是清晰地落入了陛下的耳中。

原本的谈话因为这声叹息停下。

李世民缓缓抬起头,“你何故叹息。”

张阳拱手道:“有感而发,情不自禁。”

松赞干布眉头紧锁,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却见天可汗盯着张尚书,一言不发。

良久,终于是沉默不下去了,李世民重新坐下来,“你是不是觉得朕的话语不妥。”

张阳尴尬一笑,“陛下与吐蕃赞普谈得这般愉快,臣心里是很高兴的。”

“朕不是听不见劝谏之人,广开言路,广纳谏言是朕的主张,听取臣子意见也是朕应该做的事情。”

陛下还在摆谱……

“那臣就直说了?”

“说。”李世民神情澹定,自信地喝下一口茶水。

张阳啧舌道:“我就是想不明白,陛下这种乱认亲戚的毛病是怎么来的。”

一口茶水含在口中,李世民久久没有咽下。

“陛下想要四海之内或者四海之外皆兄弟都可以,但能否有点边界感?”

口中的茶水终于咽下,李世民沉声道:“何种边界?”

张阳拱手道:“外交院处理国之邦交,有些话臣不得不说,两国交战,陛下想要乱收小弟臣管不着,可是君就是君,臣就是臣,既然吐蕃要臣服大唐,那么就应该是臣,而不是哥哥弟弟。”

李世民原本的笑容早就消失,转而多了几分青黑色。

张阳的话语还在继续,“再者,这种边界感一旦没了,请问陛下外交院里里外外忙了三年,这三年的意义就是陛下认了一个弟弟吗?难不成赞普回去之后到处说天可汗是他哥,那么到底是不是臣?往后外交院又要如何处理这个关系?”

李世民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碗。

“陛下!宗室的亲卷这么多,如此庞杂的宗室关系,陛下还没头疼够吗?您要是真想认亲戚,干脆让吐蕃赞普做您的干儿子,这样会更好,父子关系比君臣关系更牢靠。”

许敬宗剧烈咳嗽起来,咳了许久之后才停下,“陛下,臣殿前失礼。”

李世民终于将口中的茶水咽下,“朕何时说过不认君臣?”

张阳感慨道:“陛下的意思就是想要与赞普做兄弟,臣觉得这种做法是不妥的,既然吐蕃臣服大唐兵马要过境吐蕃,是不是要看天可汗的弟弟的面子?这上下级关系不就混乱了?”

“张阳,你放肆!”李世民拍桉而起,“此前一桩桩事情你皆反对,朕不过私底下想要和松赞干布称个兄弟。”

“陛下是天可汗,私底下也不行。”

看张尚书的态度坚决,许敬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正想再说什么,却见陛下快步走来,只好将话咽了下去,低下头。

李世民气笑了,“你擅自将朝中要出征薛延陀的事情说出去,朕还没有与你计较!”

张阳站得笔直,“陛下不说也就罢了,当初我几次劝说不要莽撞攻打薛延陀。”

“攻打薛延陀是满朝文武的决议,由得你一言否置吗?”

“攻打薛延陀是陛下与中书省的决议,这件事并没有经过太极殿的商议,怎能说是满朝文武的决议?陛下不过是在大殿宣布一下而已。”

“你休要大放厥词!”

“陛下说谁大放厥词,我好心劝谏,天可汗听不进去就不要听,还装什么样子。”

李世民眉头直跳,怒喝道:“你说谁装样子!”

嗓门声很大,之前装出来的深沉,此刻彻底破功。

吓得殿外的侍卫和太监们也是一个激灵,纷纷余光往殿内看,到底发生了。

张阳不卑不亢,“我说陛下装样子。”

“你说朕其他不是也就算了,朕一直以来秉持纳言纳谏!朕这几年善待臣子,是不是朕平日对你太客气了!”

“陛下也没有对臣客气过。”

“你私自扣下夷男可汗!朕还没治你的罪!”

外交院私自扣下一地可汗?还是薛延陀的可汗?

松赞干布又听到一件不得了的事情,早就听说这个夷男可汗自贞观六年离开长安城,就不见踪影。

还以为是死在了什么地方。

没想到就在外交院的手中。

“治臣的罪?”张阳看着这个皇帝,“当初陛下主张放夷男可汗回去,外交院就反对过,当时陛下有想过事情的后果吗?你利用完薛延陀,转头就不搭理他,还要打压薛延陀转头就去安抚突厥,你忘了当初薛延陀帮助大唐挟制突厥。”

“利用完就丢了,还不忘拉一把薛延陀的对手,陛下这不是渣男吗?”

李世民听不懂渣男是什么意思,乍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话。

张阳的话语继续,“事事都要外交院给陛下来收场,我们上上下下容易吗?要不是我当年把人扣下,现在哪里能让陛下这般名正言顺地去攻打薛延陀?”

“朕还要谢谢你了?”

李世民双手捏着拳,“你别以为朕不敢杀你!”

张阳冷哼道:“百来斤就在这里!陛下随意!”

见许敬宗三两步退后,松赞干布也跟着退后,他小声问道:“大唐平时处理政事也是这样吗?”

许敬宗回道:“赞普以为是怎么样?”

松赞干布又道:“一直以为中原人讲礼仪,讲道理,待人和善,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

再看眼前正在吵架的君臣,天可汗面红耳赤,气得额头青筋直冒,甚至连脖子都已经红了。

眼看就要打起来,松赞干布一脸不解,“大唐臣子之间遇到政见不一,决定朝中大事,也是这般红着脸吵架吗?”

陛下和张尚书的争吵还在继续。

许敬宗忧愁着,“偶尔,平时都挺好的。”

“原来如此。”松赞干布看眼前吵架越发觉得赏心悦目,又涨见识了,“大唐和天可汗都很特别呀。”

见李世民指着自己说起了出征薛延陀的事情。

张阳上前一步,“兴师动众派兵攻打薛延陀,陛下准备了多少兵马,五万,六万?还是十万大军?陛下知道从阴山穿过突厥草原,一路攻打薛延陀的路有多远吗?”

“这等事自有兵部户部,中书省来安排,不用劳烦你们礼部。”

“哈哈哈……”

听到笑声,李世民怒目圆睁,眼中带着血丝,“你笑话朕?”

“天可汗这般如何不让人笑话?”张阳看向北方,“要去攻打薛延陀,陛下知道薛延陀的重要资源在何方吗?知道如何利用其中的优势吗?还有陛下知道打完之后如何收场吗?”

李世民沉默不语,此刻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了,现在就想把这个小子吊死在承天门前。

“薛延陀有巨大的矿产资源,这些矿产可以给中原带来诸多益处,而且出征还要小心漠北的风沙,眼下正是风季,这些事情陛下想过没有?”

“陛下,现在外交院正在编撰地理,其中会讲述中原各地,乃至关外的风土和地理,风俗情况,这才是最宝贵的,现在已经有了部分记录编撰成册,由魏王殿下主持,张大素带人编撰。”

“还要对照关外诸多见闻和典籍,陛下要是有空可以拿来多看看,多分析分析,也是有用的,做皇帝的可以没知识,但做皇帝也不能没文化!”

“朕读的书不比你少!”

“老师教导我要谦虚,陛下也该谦虚一点,不要觉得自己读书已经很多了。”

侍卫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了殿前,只要陛下这个时候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冲上前将张尚书拿下。

皇帝和张阳在武德殿吵架,王公公知道其中利害,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皇后耳中。

长孙皇后坐在立政殿刚把小兕子哄睡着,孩子在骊山养成了午睡的习惯,现在他们到了下午便要睡一会儿。

听着宫女的禀报,长孙皇后低声道:“吵得如何了?”

宫女躬身回话,“殿前的侍卫已经准备好,只要陛下这个时候一声令下,殿前的侍卫就会将张尚书拿下。”

当初魏征指着陛下的鼻子骂,陛下都忍了,也没有与之吵架。

一是魏征年纪大了,二是陛下需要这些谏言来布置朝堂。

“松赞干布也在?”

“是的。”

还当着吐蕃的国君吵架,这要是传出去天可汗的面子多半挂不住。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