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 能动手,谁还跟你讲理啊?

曹志强没等太长时间,那名房屋中介就领着一个头发有些发白的老年西装男,恭恭敬敬的来到了他面前。

那名头发有些发白的老年西装男,名叫西村功,是这家房屋中介公司的分店长,也是能决定这栋楼房买卖的人。

简单来说,就是说了算的人。

接下来的事情也不复杂,就是西村店长首先进行了确认,确认曹志强真的要买整栋楼之后,立刻拍板,说只要22亿日元,就可以直接交易。

至于那些已经预定其他房子的人,那都不是问题。

想想也是,一套一套的卖,哪有一栋一栋的卖赚钱啊。

所以就算有些麻烦,那都不是事儿。

毕竟严格来讲,因为这是新开盘的楼,加上价格还很贵,所以这栋楼的其他业主并不多,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打发。

倒是曹志强这种动不动就买一栋楼,而且还是一次性付现金的豪客不常见,必须得好好对待。

正因为这样,人家才给出一个22亿日元的一口价,这已经很良心了。

要知道,就算这栋楼里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是价值过亿,但其实相差并不大。

如果完全按照市场价,怎么也得23亿日元。

人家一下给你抹了一个亿,不良心价格算啥。

但这也说明了人家的诚意,以及好意。

曹志强本来是没有打折的意思的,毕竟他的本意是赚返利。

返利的意思,就是花的越多,他自己赚的越多,因此少花一个亿,等于他少赚一千万,肯定不乐意啊。

不过当着中森明菜跟小泉今日子的面,他也不能显得自己太过与众不同,于是连忙答应,就22亿日元了。

但是,曹志强又提出一个额外条件,那就是他觉得一栋楼不够,他要把这个新开的所有楼盘都买下来。

这个条件让西村店长有些为难。

因为之前的那些楼盘,很多都卖的差不多了,有的人甚至都交钱了。这些业主的数量很多,如果把那么多人都哄走,不好交待。

不像曹志强看上的这栋楼,一来是刚交付不久,上市时间不长,知道的人不多。

二来嘛,这是一梯一户式超豪华公寓,本身因为价值太高,能买得起的人也不多,所以订购的人也不多。

换言之,这栋楼之所以能痛快的卖给曹志强,是因为这栋楼的特殊性,买家暂时不多所导致的。

但其他楼盘么,因为大都是普通大众款公寓,相当抢手,加上售卖时间够长,买家众多,所以并不好解决退房问题。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比如西村功就先诚恳的把难点解释出来,然后又跟曹志强说,如果真的对这里感兴趣,可以把正在建设的预售楼都盘下来。

西村功所在的中介公司,目前所代理销售的这个楼盘,还有两个项目在建。

其中一个项目,就是这种小高层的豪华公寓,另外一个项目,则是豪华别墅。

曹志强买的这套房,或者说这栋楼,是其中那个小高层豪华公寓项目中的样板工程,也正因为这样,才能现在就开售。

但其实只是这个小高层项目,就还有八栋楼在建。

如果曹志强有意思,完全可以在建的八栋楼全包下来。

要是能全款,那价格绝对可以好商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豪华别墅项目,里面主要是各种超豪华的独栋别墅跟联排别墅。

别墅项目,共24栋。

其中12栋独栋别墅,12栋联排别墅。

总共是36户。

要是曹志强也有意,同样可以全盘下来,价格同样可以好商量,绝对比市价便宜许多。

曹志强一听就懂,这不就是所谓的预售房嘛。

其实日本的房地产,此时已经存在预售房制度了。

也就是说,很多房子还没建完,甚至还没开始建呢,只拿着图纸,就可以开始预售了。

只不过这种预售制度,目前在日本还不是主流,只有在小范围流通,也主要是小的房地产公司在搞,大公司一般不搞这玩意儿。

毕竟日本人的消费观念相对保守,就算能接受贷款买房,但预售房嘛,因为风险不确定,资金压力大,日本的银行一般是不给贷款的。

没错,房屋预售制度在此时的日本之所以没全面流行,不是霓虹人本身保守,而是这里的银行保守。

而大多数日本人买房,都是贷款买房,所以银行不放款,自然就买不到便宜的预售房。

因此,这时期的预售房虽然也有,但大多数都是全款,或者高首付,比如百分之五十的首付。

这种情况,自然也限制了日本的房产过热。

日本预售房制度开始红火的时代,是日元升值之后的事情了。

那个时候,日本的各大银行开始放松管控,尤其是放松了预售房贷款,所以各大建设公司开始疯狂建楼,疯狂预售,而民众则开始疯狂贷款,疯狂抢购,最终在短短时间就把日本,尤其是东京的房子给炒热。

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随着1991年的金融泡沫破灭,房地产一蹶不振,让日本经济开始了漫长的经济停滞甚至倒退。

反正在曹志强穿越过来之前,日本的GDP,已经跌落到世界第四,排在德国后面,且眼看就要被阿三国超过,变成小五了。

至于制造业更是拉胯,比如那些名牌企业,像东芝索尼之类,也都纷纷破产,就算还有一些老牌企业在苦苦支撑,也都是落日黄昏,风光不再。

这里面,当然不能都说是因为房地产的缘故,更不能只怪罪预售房制度。

但毫无疑问,房地产的衰落,就是日本经济衰落的象征,而预售房制度,毫无疑问就是推手之一。

当然,预售房制度本身没有太大问题,相反,这是一个刺激房市跟经济的好办法。

只不过,当市场不受控制,过于疯狂的情况下,预售房制度就是真正的毒药了。

你说日本不知道么?

肯定知道啊。

要不然,现在的日本各大银行,为啥不放开预售房贷款呢?

还不就是知道这里面的风险过大?

另外,日本在整个七十年代的时候,GDP增长都是相当恐怖的,长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可就算在这么恐怖的增长情况下,人家也没放开预售房贷款,由此可见日本金融精英,是知道房地产利弊的。

只可惜,殖民地就是殖民地,自己说了不算啊。

当米国爸爸开始动真格的之后,日本也只能低头说是。

什么日本可以说不,都是扯淡呢。

一个国内要资源没资源,要能源没能源,国土面积狭小,农业不能自给,头顶还有个爸爸的国度,怎么可能真的硬气,怎么可能真的自己说了算呢。

说白了,霓虹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飘。

实际上,日本的经济之所以能这么好,完全是得益于经济全球化,以及当初的东西方对抗。

要不是米国为了自己的全球霸权,让日本占据一个坑位,加上米国国内的产业空心化,给了日本很多机会,日本发展个毛啊。

哪怕是现在,在制造业领域,第一梯队还是米国跟欧洲,日本最多只能算第二梯队。

只不过日本制造价格便宜,又会吹,加上时代红利,才让亚洲很多地方的人,以为日本好牛逼,好厉害。

其实日本这个国家,是很能吹的,也很能造价。

早在七十年代,日本制造就开始大面积造假了,很多数据全都是虚的。

农业也是一样,一边自家疯狂使用化肥农药,一边还到处宣传日本农产品的自然无污染,把一群不明真相的外国人忽悠瘸了,甚至连很多本国人都被忽悠了。

可实际上,像日本这种地域狭小,耕地不足,能源资源也不足,九成靠进口的国家,根本不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国。

无他,底蕴太差,先天条件太差。

尤其是现代社会,更加看重底蕴。

想要成为大国,不是单纯看你的人均GDP,而是看总量GDP,还有就是综合国力。

只有地域面积够大,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且本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加自给自足的能源矿产,当然还要能口粮自给,这才初步具备大国之姿。

而放眼全世界,能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中美俄这三个国家,除此之外的国家,全都不具备。

比如日本吧,别看现在小日子过的不错,但这是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

一旦经济全球化消失,各个国家开始闭关锁国,或者开启战争模式,日本的进出口途径被掐断,或者被掐断大半,瞬间就要被打回原形。

也正因为很了解这点,所以日本在发展未来能源的时候,很注重发展核能跟氢能源,就是因为核能跟氢能源,最符合缺乏能源矿产的情况。

只可惜,想法很不错,现实很骨感。

你的想法再好,有父上的控制,父上不同意,全都是空中楼阁。

比如日本的半导体吧,其实很早就开始布局了,且发展到现在的八十年代,已经是非常厉害了,可以说占据了半导体的半壁江山。

然而,米国一出手,看似红红火火,占据世界大半份额的日本半导体产业,立刻就分崩离析,直接就把大部分产业转移给出去,就连光刻机这种东西,也转去荷兰了。

其他的,还有电动车技术也是一样。

实际上,电动车技术,最早也是日本人先大力研发的。

比如电动车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汝铁硼永磁体,最早就是日本人佐川真人发明的。

佐川真人在1982年的时候,就发明出具有世界上最高性能的烧结钕铁硼永磁体。

这种成本低廉,容易简单,性能超高的烧结永磁体,也被称之为稀土磁体。

正是这种东西的出现,为大规模电动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这玩意儿的研发,当初还引起过轰动。

而电动车技术另外一个最关键领域,充电电池技术,最早也是日本人先发明的。

比如可充放电的锂电池的最初版,钴酸锂电池,最早就是吉野彰先生在1983年发明的。

而这种钴酸锂电池,本身是一种还算不错的锂电池技术,且成本也不高,只是电容量不太好,可靠性也差一些。

后来吉野彰继续研发,搞了更加可靠的锂电池,最终因为锂电池技术,获得了诺贝尔奖,以及锂电池之父的称号。

除此之外,像电控技术,日本在此时也有很不错的研发。

可以这么说,早在八十年代,日本就已经把电动车技术的难题,给攻克的差不多了。

然而结果如何呢?

结果却是,电动车的各种技术,被米国轻松拿走,然后用种种非常规手段,压制日本的电动车技术。

原因也很简单,米国此时掌控了石油,不想那么早搞新能源革命,尤其是不能让日本先搞。

最终,美日在电动车技术上的争端,给了中国机会,让中国后来一跃成为电动车领域的佼佼者,跟米国并驾齐驱。

所以说,日本后来之所以押宝氢能源,真不是他们不知道电动车技术的好,实在是这一块儿已经被米国给坑了。

也正因为被坑过,坑怕了,所以日本后来发展氢能源的时候,各种保密不说,还把能注册的专利全给注册了,让米国一时也不好下手。

然而,你就算技术先进,专利齐全也没用,你小国寡民,没有市场啊。

在日本把氢能源技术搞的差不多的时候,世界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而在那个时候,世界的主要消费市场,基本都是中美两国说了算。

然后,中美看你氢能源专利多,可以,我们换赛道,联手玩电动车,不玩氢能源,摆明了不给日本机会跟市场,坐等专利过期。

没了中美市场,日本的氢能源技术再牛逼也没用。

技术再好,没有市场,也是白搭。

其他的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大都是日本先一步把技术搞的杠杠的,结果因为没有市场而衰落。

说一千道一万,这就是小国的悲哀,这就是没有主权的悲哀。

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多少人能看透这一点,尤其是在这个日本经济还十分强横的八十年代。

在1983年,日本经济世界第二,汽车造船半导体等尖端行业也都处于领先地位。

因此,很多人都以为,在未来二十年,日本将会真正的和平崛起,成为跟米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强国。

这当然是痴人说梦。

也就是说,和平崛起这个词,是不是日本最先提出的不好讲,但的确是先于国内提出来的。

只可惜,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和平崛起就是个笑话。

因为和平崛起的前提,是你自己要有足够强的实力。

只有本身实力够强,强到对方不敢动你,你才可以说和平崛起。

要是你本身就是个弱鸡,人家随便一动就能把你碾死,你还说什么和平崛起,真当米军是吃干饭的?

能动手,谁还跟你讲理啊?

就好比现在,米国就已经开始各种敌对日本,各种贸易战打的如火如荼。

什么汽车制裁,家电制裁,农产品制裁,等等等等,都已经开始了。

只不过这种限制跟制裁,都还没有白热化,处于试水阶段,所以日本各大企业还对米国充满幻想。

也正因为还对西方还充满幻想,所以日本企业此时对进军内陆的事情,并不热心。

真等全面制裁开始,日本各大企业以及各种金融投资,才开始进入我国,寻求新的出路。

不过要等到这一天,怎么也得到1985年之后了。

而现在这个时间段的日本,毫无疑问就是投资房地产的最佳时间。

不为别的,就因为此时日本的金融政策太过保守,土地供应却十分充足,导致整个日本的房产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也就十分低廉。

低到什么程度呢?

哪怕是东京,只要不是特别好的地段,房价甚至不如香江。

没错,此时的东京房价,还不如香江的房价,这就很离谱。

别的不说,就说曹志强目前所在的这套豪宅公寓,由于地段位于港区的北青山,属于东京政府当前的重点开发地段。

这种地方要是放到国内,后来有个大家都听过的名词——开发区。

没错,现在的港区,就是东京的开发区。

这要到了九十年代,港区这边就属于黄金地段了,未来甚至会超过传统意义的富人区——涩谷区跟世田谷区。

而北山区,又是港区黄金地段里的黄金地段,妥妥的寸土寸金。

这种地方你要是放到两千年以后,别说一亿,三十亿你都买不到。

三十倍的增值,有几个投资项目能比这高的?

反正系统里那个爱情基金的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趁此机会直接变现。

顺便,这种预售包楼制,因为可以直接跟房地产公司谈,私密性可以做到最高。

在当前的情况下,还有比这更好的投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