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9 联姻

等陈景恪离开,李世民让城阳带着晋阳出去玩,房间内就剩下他们夫妻俩。

他才严肃的道:“你刚才是说笑还是真的要如此?”

长孙无垢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情,点头道:“我却有此想。”

李世民恼怒的道:“他就是个来历不明的臭小子,凭什么?”

“凭他的医术,凭皇室需要他。”长孙无垢认真的道:

“他是舜帝之后陈衍公一脉世居济阳县,当年为了躲避战乱他的先辈才举家避世隐居,怎么能说是来历不明呢。”

“且他已经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学识,未来必成一代大家,有尚公主的资格。”

李世民一时语塞,好一会儿才道:“那也不用小兕子啊。”

长孙无垢道:“事关皇家安危,除了我自己的女儿,任何一个公主许给他我都不会放心。”

李世民能理解她的想法,联姻当然用自己的亲生女儿才让人放心。

“我的四个女儿,丽质已经嫁人,莹儿被您许给了杜荷,茵儿才一岁,只有小兕子最合适。”长孙无垢继续说道:

“她还遗传了我们两人的病,更加的危险,有景恪照顾会好很多,我也不用那么担心了。”

李世民已经被说服,但还是有些不甘心的道:“小兕子过了年才四岁,至少还有六年才能嫁人。他都十一岁了,能等这么多年吗?”

“那可由不得他。”长孙无垢明白他的想法,就是舍不得女儿,有些好笑的道:

“他父母俱已不在,婚姻大事自然由我这个姨母做主,我不说话看谁敢给他娶亲。”

李世民道:“孙真人呢?”

长孙无垢道:“他身兼两门宗祧,孙家那一门孙真人可以做主,陈家这一门必须我做主。”

李世民有些烦躁的道:“行行行,你有理,随你去吧,我不管了。”

说完赌气似的起身离开房间,走到门口朝在院中玩耍的晋阳公主道:“小兕子,来给耶耶抱抱。”

长孙无垢摇头失笑。

联姻之事眼下只是计划还不着急,等过几年看陈景恪的表现再说。小兕子是她的女儿,她又怎么会如此草率的就决定她的终身大事。

……

陈景恪返回紫霄观后当即就找到了孙思邈,把在宫里的事情以及李世民的建议说了一遍。

孙思邈颔首道:“陛下果然高明,我这就写信邀请三位道友前来紫霄观一叙。”

陈景恪道:“马上就到年底,西华法师和田真人皆在京中,往来倒也方便。只是潘真人据传在嵩阳双泉岭修道,恐怕不方便过来吧。”

孙思邈道:“方外之人哪来那么多俗事,接到信他会来的。如果你不放心,就把太上感应篇一并送去,不信他不来。”

《太上感应篇》最早出现在宋朝,之前没有任何记录,可以认为就是宋朝时期写成的,且作者不明。

内容是太上劝人作善: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

通俗点说就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全篇只有一千五百字,然影响非常深远。被称之为古今第一善书,是道教经典之一。

前世陈景恪读过很多遍,虽然不能完整的背诵下来,但大致的内容还记得。

跟着孙思邈学了那么久的道家知识,又学着写文言文,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写一篇《太上感应篇》还是没有问题的。

他之所以写《太上感应篇》也是为了西游记,在这本书里老子第一次公开讲道讲的就是这篇内容。

潘师正要是看到这篇道经,估计会恨不得插着翅膀飞过来。

把信送出去之后,陈景恪就来到外院。

原本满院跑的孩子们都已经不见了,并不是被送进了作坊干活,而是进了学堂。读过书识字的依莲依荷两姐妹,成了孩子们的保姆兼先生。

先去教室那边看了看,老远就听到了熟悉的读书声。他没有打扰大家,只是远远看了一眼就离开了。

来到印书坊找到了田大春等人,道:“活字印刷术研究的如何了?”

田大春连忙回道:“回真人的话,泥活字、木活字、铅活字和铜活字,我们都试过了,各有优劣。”

“泥活字成本最低,但易碎易磨损。木活字成本倒是不高还结实,然沾水易变形。铜活字质量最好,价格太贵。”

“铅活字价格适中,结实、耐磨、不变形,可多次重复使用,最适合做字块的材料,缺点是不易着墨。”

对于这些答案,其实陈景恪早就已经知道了,前世的史书上就有记载。

之所以没有直接告诉工匠,主要是想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时候亲自见过研究过,才能有更深的理解。

至于铅活字不易着墨的事情,他也早就有了想法,道:“我让你们研究的油墨呢,制作出来没有?”

田大春羞愧的道:“是我们无能让真人失望了,我们试了许多油脂都没能制作出合适的油墨。”

陈景恪道:“可以试一下胡麻油煮沸,添加少量其它油料,再加入炭黑试一试。”

其实他也不知道油墨的制作配方,但他知道直到二十一世纪亚麻油都是制作油墨的主要原材料。

亚麻在古代被称作为胡麻,汉朝征匈奴获得的农作物之一。

知道了主材料,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不过是多尝试几次而已。

事实也确实如此,田大春等人实验了几次之后,成功用胡麻油和松脂油制作出了符合要求的油墨。

至此铅活字印刷术的技术难题全部被解决。

……

田大春等人熟练掌握雕版印刷术,并完成上一个任务闲下来之后,陈景恪给他们布置了新任务:研究活字印刷术。

作为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在技术上的突破毋庸置疑。然而在历史上它起到的真正作用,完全对不起它的名气。

甚至可以说它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实际的印刷工作中完全被边缘化了,大家主要用的还是雕版印刷术。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还是受限于技术和材料。

直到清朝中后期从西方传来了铅活字,它才短暂的流行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就被更先进的现代印刷技术给取代了。

陈景恪既然穿越了,自然不会再让活字印刷术蹉跎几百年。他拿出铅活字和油墨,让它直接进入实用化阶段。

有了活字印刷术,也意味着印刷行业正式进入腾飞阶段。

解决了技术问题,他就给工匠们布置了一个新任务,全力制作字库,为接下来印刷《西游记》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