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九章 回信
杨二娃回来了,这回回来,是带回来好信儿。
因着学拳脚功夫,在原城那边一待就是两三年,今年才到八月就回来了,上回回来也是年关前赶了回来过年,过了年后初三就去了原城。
他回来的早,墩子娘瞧着还以为是原城那边将人赶了回来了,到底是知晓自家娃儿长大了,因着学拳脚功夫,那浑身的劲儿都显而易见。
杨二娃比三郎小些,如今也是老大不小,要是不因着在原城,墩子娘都得寻思给杨二娃定个姑娘,等个一年头就将事儿给办了。
这回回来,也不仅仅是带回来了好信儿,一回到村里,就先去找了桂长生,如今不是先前那般个毛头小子了。
去年回来,见着桂长生时,也没了亲厚,学拳脚功夫的几个同门师兄弟,那男娃儿之间说点儿姑娘事,都是常情。
上回回来瞧着桂长生也知晓不好意思,这回回来,见着人也是如此,以前觉着桂长生是年长的,当成了长辈来看,那瞧着桂春秀又是同龄人,有些心思也是应当。
可后边去了原城没怎的瞧着桂春秀了,心思淡了下去,后边知晓,桂春秀就瞧得上杨三郎,又是想到自个屋里的情形也不跟人家桂春秀屋里能相比的,心思来的快也是去的快,就跟小儿娃过家家似的。
进了门,瞧着桂长生正在提笔练字,杨二娃长的可结实个头抽的快,这往门口一站,就让屋里的光线暗了下来。
桂长生抬头一瞧,半眯着双眸,见着是杨二娃进了门,眼里闪着惊讶,手里的毛笔一放,道。“二娃咋你这个时候回来了?”
这才八月呢,要回来不是也得挨着年关?
在原城那边,先前就是说的每个三年五载是不成事儿,如今三年过去了,还去了原城,怕是再得过个两年才是了。
杨二娃见着桂长生疑惑的看着他,脸上带着憨厚的笑意,连忙将物什递了过去,道。“俺就是回来说道一声,不是来年要进考了呢,俺是学的拳脚功夫,这进考也是武考,师傅他老人家让俺趁着日子尚早就紧着去京城那边待上一阵子,等来年开春就进考,可不能丢了他老人家的脸面。”
这老学士的友人,当初的确是武将出身,如今也是收了杨二娃这苗子好的最后一位弟子,人也是不服老啊,让杨二娃争口气,一文一武必定要有个高低。
说起来,一文一武也没得比,人家杨三郎是从文,杨二娃从武,要说能比的便是进入朝堂之后,有一番争论外,别的也并无大碍。
可杨二娃的师傅,当年与老学士早朝堂之上一向都是争的脸红脖子粗,败下阵来的除了老学士嘴快外,那杨二娃的师傅又爱动不动就动手。
当年可没少因着这般,惹的朝堂之上的众多大臣们避而不及。
听了这话,桂长生又有些狐疑的接过了杨二娃递过来一封书信,道。“这是?”
“是杨三郎托俺带给你的,杨三郎早早的就去了京城,俺不是一直在原城,偶尔也是有书信来往,看他在信中说道,捎了好些书信回来,也没见着长生嫂子给他回了书信过去,便这边捎书信过来给俺时,知晓俺要回来,就托带过来了。”
书信?桂长生皱着眉头。“俺可是从未收着三郎捎回来的书信,倒是知晓他在京城又不是知晓在何地,即便是捎书信给他也不知晓能不能收到呢,便一直没琢磨这事儿。”
杨二娃这就奇怪了,明明杨三郎在书信中写到长生嫂子没捎书信去京城,难道真是没收到过?
想到这,连忙道。“回头俺去了京城,就去跟杨三郎说道一声,要是长生嫂子有啥要捎过去给三郎的,等俺走时说声便是。”
“你这回来待几日?”
“后日早一早就得赶去京城了,从这边走官道,不再去原城那边。”杨二娃说完,也没再多说,紧着回了自个屋里。
桂长生是真没收到三郎的书信,本也没觉着有啥的,现儿见着书信了,便拆开来瞧瞧,纸张上边的字迹是一手好字,若不是一日一日练出来的,又哪里来的这般好的字迹。
字迹与桂长生的不同,她的是有些秀气了,力不足,而三郎到底是男子,写出来的字,有力而大气。
三郎写了整整两张纸张,桂长生仔细看下来,不禁嘴角微微上扬,上边也提到了来年开春进考一事。
想必是让她知晓这是好事儿,倒是除了此事,也说了在京城那边的见闻事儿。
到末尾,只有三个字,等人归。
看完书信,桂长生想了想,拿了一张纸张摊开在桌面上,提笔便回了信。
桂长生连活两世,都从未些过书信,在现代,到她这代的时候,都用电话了,谁还些书信这玩意,即便是有邮递,也没不是这方面的用途了。
说起写书信,桂长生又不知晓该写甚,想了半响过后,才下了笔,三郎写了足足两张纸张,她也只不过是写了几句话,除了让他在外多顾着自个的身子吃饱穿暖外,就是让他放宽心,勿担忧进考的事儿,凡事尽心尽力便足矣。
这也不过是一些平常话儿,桂长生也没觉着有何不妥,倒是三郎想她回信的可不是这些,而是末尾的三个字。
知晓三郎在京城那边,又是杨将军那边顾着的,说起杨将军,桂长生心里多半是有准头,若真是三郎爹,如今是朝中的大官,三郎进考一事,会不会走那些有的没有的门道她也不好说。
但是,她也相信三郎并非无才之人,虽许久没见着,从字迹上来看,的的确确是下了苦功的。
杨二娃要去京城了,墩子娘是高兴的很,将自家男人特意喊了回来,又请了胖婶屋里这些人都去她屋里吃上一顿。
上回说自家院子要修整都过去许久了,现儿倒好,屋里这边院子早早的拆了,连带杨二娘屋里那小茅草屋也都成了青砖楼房,如今村里的人都是挨家挨户的,没半点隔得远。
桂长生出的银钱,一来是为了腾出村里的地儿,要不占地儿,就得修楼房了,这是成排的靠着村口这边,如今修建起来,大伙屋里都搬了进去。
均是三层楼的楼房,前后排成了两排,村里的人住的地儿也都安置了下来,这楼房虽比不上镇上那些青砖院子宽敞,可是三层楼,那是自家的三层楼,可是让人心思好。
住了这楼房里边,谁屋里还想着镇上那些青砖院子,还一进门二进门的,那都瞎折腾,里里外外可多不好修整。
桂长生这院子本也是先前想修楼房的,可想到屋里人多,小娃儿生下来年岁小,屋里没个多闲的人,自是不同。
除了村里人住的事儿,村里整个一片地,如今都被动了工了,那从山上移植到地里的竹子已经种好,存活的也好,桂长生不是太懂种竹子,照本搬着来试试,算是有几分运气。
当日杨二娃回来,墩子娘请了大伙吃饭,第三日时,杨二娃就早早的要去京城了。
桂长生想到三郎在京城怕是啥都不缺,即便是缺了,杨氏那边定也时常给三郎捎物什过去的。
她如今说是三郎的嫂子那也是往回了,倒是没再在这上边下心思,光将回了的书信给了杨二娃,托他到了京城后转交给三郎。
村里一年比一年好,那些在桂长生屋里做忙活的人,人勤快老实本分的,桂长生便让人管事了起来,这管事的工钱不低,一月下来没个三两银子,也有二两。
如此一来,有了银钱的,便声张了将自家娃儿送去镇上私塾了。
杨氏屋里,出了个杨三郎,这不说是桂长生拉扯起来的,墩子娘屋里那杨二娃往回瞧着是个玩耍性子的,谁也没想着,人家可也是出息了,去了原城被老官爷瞧上做了弟子不说,这又是要去京城,来年进考的事儿,墩子娘也跟了人说道。
往回大伙都觉着屋里送出个学子来是难上加难的事儿,可到底还是有桂长生在这杨家村,将村里的大伙日子都拉扯了起来,将心思放在这上边的人也不少,谁不指望自家屋里能出个学子呢!
“东家,这笔银钱可对不上。”付远和账房小哥两人核对了账簿上的出入,算来算去还是觉着出了岔子,也没瞧出啥地儿不对。
见着桂长生进来,付远便拿了账簿递了过去。
付远上回说道了话儿,第二回送了油菜籽过来后,桂长生便开了工钱将人请了自家这边来做差事。
不得不说,付远的确是个靠谱了,有了他来忙活,桂长生也能闲置了空挡来,一闲置下来,除了操心动工的事儿,便是练字。
听了这话,桂长生接过账簿,翻开瞧了瞧,从头到尾瞧了一遍,道。“哪里对不上?”
账簿上的出入,她都是亲自过目的,只不过这两日没腾出空挡来,就没瞧。r1152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