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东海龙王

在冲破云霄的淡蓝色战朔缓缓消退的瞬间。

太阴学宫,无极宫之中,几乎一直处于闭关状态的李春秋,像是感应到了什么。

下一刻,已经闭关不知多久的他缓缓的睁开双目,抬头望向了秦锐士的军营方向。

“这等灵气,莫非我已经闭关了数年?”

李春秋想到这里不由轻轻的摇了摇头。

他并非是闭死关,期间神念与外界几乎不曾断离,如何会不知不觉便过了数年光阴。

这其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事情。

李春秋低首掐指一算,攒聚的双眉缓缓散开。

“原来是秦锐士的军阵吗?”

天机交汇,这次使得他惊醒的原因,已然在李春秋心中明了。

“看来最多两年的时间,中原也该一统了。”

李春秋盘坐在琉璃高台之上,对天下的局势作出了评判。

“我也该为自己心中真正的仙秦铺路了。”

李春秋此时已然看不到之前的无上威势,一切的道在他的身上似乎都归于最终的平淡,只留下了一种玄之又玄的道韵。

轻轻的一抬手,在琉璃高台之侧的一块块璞玉便被无形的气劲拖到了半空之中,这些玉石是李春秋早早吩咐常威准备好的,为的便是记录李春秋脑海之中新出现的功法。

在这一年多的不断闭关之中,李春秋不断的感受在灵台识海石碑之上的隐秘,又结合石碑之中数个修道世界的道法精华,逐渐将修道一脉推演到了那长生之境界。

而他本身也在道法无尽之中,逐渐接近了终期无尽的境界。

所有的道法凝聚于一身,不再显露。

“也该开始了。”

李春秋的手掌在虚空之中,轻轻一按。

在半空之中,那一块块尚未雕琢的璞玉,快速开始一点点的退去玉石的外壳,碎屑纷纷扬扬洒落在虚空之中化为点点星光最终泯灭无形。

剩余的玉石在半空之中不断的浮沉,最终化为一卷卷玉简,漂浮在虚空之中。

李春秋手指在虚空之中一点,无尽的淡蓝色光华在玉简之上浮现,莫名的文字在光华之中若隐若现。

最终,如同迷幻的景象溢散在虚空之中,只留下一卷卷玉简缓缓落在白玉石板之上。

“赵曦成!”

远处,正在肴池宫之中用餐的赵曦成一瞬间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他缓缓站起身来,将手中的餐盘放在了餐具处理的地方。

在肴池宫之中用餐的学子抬起头看着那离去的苍老身影。

“他走了。”

“他究竟是谁?”

“不知道,我已经观察过了好几个月了,在太阴学宫诸多宫殿之中,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位老者,而且他也不是太阴学宫之中仆人。”

太阴学宫之中的仆人都是有着专门的服饰,但是这位老者却从未穿过,反而是他穿着很像是太阴学宫之中老师,可太阴学宫除了各个宫主之外都是必须授学的。

这位老者却从来没有在任何课堂之上授课过。

难道他是太阴学宫某一宫的宫主?

众学子面面相觑。

看上去不像啊!

赵曦成不像是执掌三十六宫之一的宫主,因为他的神情永远是落寞,只是偶尔露出几丝柔情。

居于太阴学宫高位之人,可不该露出这般神情。

尽管学子的目光像是灼热的日光,可赵曦成却没有丝毫的停留,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肴池宫之中。

不久之后,赵曦成出现在了无极宫之中。

这在太阴学宫之中,无数人想来却又不能来的圣地。

抬头望了望那琉璃高台之上的白衣,赵曦成一拜到底。

“春秋仙人,刀笔客到了。”

李春秋闻言看了他一眼,道:

“以离阳之法,分类玉简,重新编排篆刻。”

“诺!”

赵曦成什么也没有问,只是缓缓走到了玉简之侧做了下来,然后开始手头的工作。

在赵曦成刚刚坐下之后,在无极宫之中,常威快速的跑了进来。

“春秋先生,那只鱼有消息了!”

常威一进入太阴学宫之中便拜倒在白玉石板之上,他将双手抬过了头顶,在手上放着一封信件。

“鱼?”

李春秋轻轻抬了抬手,那信件被无形的力量牵引起来,落在了李春秋手中。

“刚好也一并清理了。”

信封之上下一刻灼烧起来炽热的火焰,火焰将信封全部燃尽,露出了内部的信件。

整个火焰燃烧之中没有露出一丝的烟气。

李春秋打开信件开了一眼。

“入海了吗?”

信封之中,只写了一件事:在齐国的东海之滨,有渔民见海中有鲤鱼吞鲲,其时,大浪滔天,在齐国沿海之地,现在依然开始有了海龙王的供奉庙宇,来往者如潮。

在传言四起之际,有游侠持剑入海,最终落败,可那鲤鱼却没有吞食游侠,反而将游侠送回,其自诩是仙人所养。

自此而起,海龙王的庙宇之中香火日盛。

“海龙王?”

“这起名的水准真是有些差。”

“不如改名为东海龙王。”

似乎想起了什么,李春秋嘴角微扬。

他将手中的信件轻轻一挥,那炽热火焰再次燃起,将手中信件化为了飞灰。

“传我之命,令公子政暂时执掌太阴学宫,我要去东海看看那龙王。”

“诺!”

常威低首而拜,然后他再次抬头的时候,琉璃高台之上春秋仙人已然消失在原地。

常威抬头看了看整个无极宫,一片空荡。

大殿之中,只有赵曦成翻动手中玉简的声音。

常威见到此情此景,躬身对着那空荡的琉璃高台之上一拜。

“常威告退!”

随即常威缓缓退出了无极宫之中。

此时,长天之上,一道白衣与九天云霞相伴,如同流光一般的划过了天际。

李春秋随手划开万里云层,笑道: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九万里苍穹,谁人与共?”

如同歌谣,又如同诵经之声。

在万里云霄之上飘散。

只留下两侧云层被一道道直线划开,露出湛蓝的天宇。

阳光洒落大地,苍穹之上似乎从不曾有过人高声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