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长亭送别
翌日清晨,庐江县府西郊长亭。
自昨晚从冶父山实际禅寺下山,陆殊又是在庐江城内的酒馆准备了宴席为苏潮饯行。
至今日一早,苏潮正式向着李仪和陆殊二人提出了告辞,
陆殊颇为亲切的拉着苏潮的手臂说道:“我与苏兄弟一见如故,知晓苏兄弟博闻强识,又极为好学。”
“我家社稷书屋中收藏百万本图书典籍,其中不乏民间罕见的孤本,若是苏兄弟有兴趣,不妨前往我陆府之中,社稷书屋所藏尽可由苏兄弟观览,如何?”
听闻陆殊这般说,苏潮也是心动不已,但略微一想,便是婉拒道:“陆氏社稷书屋乃是天下读书人都向往不已的藏书圣地,能够前往,应当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只是前往炎国实在是另有要事,再加上冬岁建邺中正试临期在即,恐怕只能够心领了陆兄的这番美意了。”
听闻苏潮这般说,陆殊也是心中毫无芥蒂,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昨晚族中长辈听闻苏兄弟将曾祖的丹书铁卷归还族中,想要亲面见一次苏兄弟罢了,既然苏兄弟不便,此事也不要紧的,苏兄弟不必介怀。”
说着,陆殊又是令护身亲卫拿来的一柄宝剑,递到了苏潮的面前。
“听闻苏兄弟要前往炎国那等混乱之地,我也无其它好壮行的,唯独这柄不成器的护身之剑能够拿得出手,便是赠予苏兄弟了。”
“这……”
苏潮面色稍有犹豫,他扫了一眼陆殊手中递过来的宝剑。
剑鞘乃是用着沉香木铸就的,镀了几层珍贵的金银铜漆,其上更是有着装饰的铭文,似乎是有意遮掩这剑鞘内剑锋的寒芒。
在其剑柄之处,还刻着“炎阳”二古字。
一看就是价值连城的绝世好剑,绝非是陆殊所说不成器的护身之剑。
见到苏潮面露推辞之色,一旁的李仪也是说道:“既然是陆兄的一番好意,苏兄弟还是收下吧,正好是用来护身。”
苏潮知晓似陆殊这等顶尖豪族出身的子弟最不喜欠下他人人情。
赠出这炎阳宝剑,未尝不是想要抵消掉苏潮的将曾祖父的丹书铁卷送归陆氏一族的人情。
想通之后,苏潮也不想挟恩要挟住陆氏一族,恭敬不如从命,便是将这柄炎阳剑十分坦然的收下了。
“那就多谢陆兄了。”
见到苏潮收下宝剑,陆殊也是笑着说道:“苏兄弟,你若是日后得了空,尽可来我陆族当中,陆府大门始终为苏兄弟你开着。”
苏潮再次拱手作揖谢道:“多谢陆兄盛意。”
在旁的李仪也道:“宝剑赠英雄,苏兄弟既然是要远行炎国,没有好脚力的车骑也是不行,我这副车驾便也是赠给苏兄弟壮行了。”
若是说陆殊的炎阳宝剑因为送归丹书铁卷的原因不能够推辞的话,那李仪的这副车驾便是无功不受禄了。
苏潮只好笑道:“李兄此非是为我壮行,而是害我罢!”
李仪面露不解,知晓此乃苏潮的玩笑话,但还是问道:“苏兄弟此话何意?”
“李兄这车驾描金绘凤,富丽堂皇,一看就是非富即贵,在吴国境内尚且好说,但那荆国和炎国境内吏治混乱,盗匪横行,若是被看上了,我身边仅有江蛮儿一人护身,双拳难敌四手,到时候反倒是麻烦。”
听闻苏潮这般说,李仪当即是笑着赔罪道:“此事,的确是思虑浅薄了,还是苏兄弟想的长远。”
苏潮回道:“我已经是租好了车驾,往来县治之间再行腾换,倒也方便,李兄与陆兄勿要担心了!”
苏潮再度拱起手作揖道:“能够结识李兄和陆兄,实乃幸事,恨不得秉烛夜谈,把酒言欢,但此行匆忙,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李兄和陆兄就在此与我别过吧,告辞了。”
李仪和陆殊也是作揖应苏潮辞行:“苏兄弟好走。”
李仪再道:“我与陆兄不日将会赶赴建邺,准备中正试,若是苏兄弟从炎国归来,可至建邺城寻我与陆兄。”
“好。”
苏潮已经是登上了租用的马车,扶着车轼,向着李仪和陆殊二人告别。
不多时,苏潮的马车便是缓缓走远。
在李仪和陆殊二人的视线中逐渐消失在远处青山的掩映中。
见苏潮已经走远,李仪也是收回视线看着陆殊。
“陆兄,你可觉得昨晚见到那画圣游佛君真迹后,苏兄弟似乎是有很大的不同。”
陆殊笑了笑,应道:“若是不知晓的话,陆氏收藏的宝剑那般多,我何必单单赠给苏兄弟一柄炎阳古剑呢。”
李仪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陆兄也是察觉到了苏兄弟暗中修炼了道术……”
只见陆殊悠悠叹道:“苏兄弟天资聪慧,若是用心于读书,日后做学问上的功力必定是不俗,可偏偏修炼了道术……”
“道术变化无穷,神鬼莫测,常人能够抵御住那等诱惑,苏兄弟所在家族并不似你我这等望族,已然衰弱,且苏兄弟在族中似乎并不受重视,只是可惜了苏兄弟……”
听李仪如此哀叹,陆殊却是摇了摇头道:“我看未必,苏兄弟在学问一道上,功力未必浅薄,或许今年冬岁的中正试会大放异彩也尚未可知。”
“怎么会?”
李仪摇了摇头,否认道:“苏兄弟的确是博彩多学,涉猎广泛,但陆兄你明明是清楚的,如今吴国乃是理学当家……”
李仪后知后觉,似乎是明白了什么,当即是回过头来看着陆殊,有些迟疑的开口问道:“莫不是陆兄你得来了什么消息?!”
陆殊对李仪并无隐瞒,径直说道:“我也是在家父那里偶尔听来的消息,李兄只当听听便可,不必当真。”
“这是自然。”
李仪点了点头,知晓其中轻重,便是竖起耳朵听着陆殊说出其中辛密。
“如今吴国看似君臣和睦,上下同心,乃是明君忠臣之盛世治景。”
“实则不然,建邺皇城中的那位已经是察觉到危机了,归根究底,现如今朝廷已经是金陵党人的朝廷了,虽然那位明知宋无极、周玄清乃是忠直之臣,然则其下却是不乏蠢蠢欲动的党锢之臣。”
“这便是意味着,泰和十九年的中正试,变数甚多!”